當前位置:網站首頁技術文章 > 霉菌的形態觀察

      霉菌的形態觀察

      更新時間:2018-01-23 點擊量:1596

      霉菌的形態觀察

      實驗原理

      霉菌菌絲較粗大,細胞易收縮變形,而且孢子很容易飛散,所以制標本時常用乳酸石炭酸棉藍染色液。此染色液制成的霉菌標本片其特點是:(a)細胞不變形;(b)具有殺菌防腐作用,且不易干燥,能保持較長時間;(c)溶液本身呈藍色,有一定染色效果。

      霉菌自然生長狀態下的形態,常用載玻片觀察,此法是接種霉菌孢子于載玻片上的適宜培養基上,培養后用顯微鏡觀察。此外,為了得到清晰、完整、保持自然狀態的霉菌形態還可利用玻璃紙透析培養法進行觀察。此法是利用玻璃紙的半透膜特性及透光性,將霉菌生長在覆蓋于瓊脂培養基表面的玻璃紙上,然后將長菌的玻璃紙剪取一小片,貼放在載玻片上用顯微鏡觀察。

      實驗試劑

      乳酸石炭酸棉藍染色液,20%甘油,查氏培養基平板,馬鈴薯培養基;

      實驗設備

      無菌吸管,載玻片,蓋玻片,U形棒,解剖刀,玻璃紙,濾紙等。

      實驗材料

      曲霉(Aspergillussp.),青霉(Penicillium sp.),根霉(Rhizopus sp.),毛霉(Mucor sp.);

      實驗步驟

      1.一般觀察法

        于潔凈載玻片上,滴一滴乳酸石炭酸棉藍染色液,用解剖針從霉菌菌落的邊緣處取小量帶有孢子的菌絲置染色液中,再細心地將菌絲挑散開,然后小心地蓋上蓋玻片,注意不要產生氣泡。置顯微鏡下先用低倍鏡觀察,必要時再換高倍鏡。

      2.載玻片觀察法

        (1)將略小于培養皿底內徑的濾紙放入皿內,再放上U形玻棒,其上放一潔凈的載玻片,然后將二個蓋玻片分別斜立在載玻片的兩端,蓋上皿蓋,把數套(根據需要而定)如此裝置的培養皿疊起,包扎好,用1.05kg/cm2,121.3℃滅菌20分鐘或干熱滅菌,備用。

        (2)將6—7ml滅菌的馬鈴薯葡萄糖培養基倒入直徑為9cm的滅菌平皿中,待凝固后,用無菌解剖刀切成0.5—1cm2的瓊脂塊,用刀尖鏟起瓊脂塊放在已滅菌的培養皿內的載玻片上,每片上放置2塊。

        (3)用滅菌的尖細接種針或裝有柄的縫衣針,取(肉眼方能看見的)一點霉菌孢子,輕輕點在瓊脂塊的邊緣上,用無菌鑷子夾著立在載玻片旁的蓋玻片蓋在瓊脂塊上,再蓋上皿蓋。

        (4)在培養皿的濾紙上,加無菌的20%甘油數毫升,至濾紙濕潤即可停加。將培養皿置28℃培養一定時間后,取出載玻片置顯微鏡下觀察。 

      3.玻璃紙透析培養觀察法

        (1)向霉菌斜面試管中加入5ml無菌水,洗下孢子,制成孢子懸液。

        (2)用無菌鑷子將已滅菌的、直徑與培養皿相同的圓形玻璃紙覆蓋于查氏培養基平板上。

        (3)用1ml無菌吸管吸取0.2ml孢子懸液于上述玻璃紙平板上,并用無菌玻璃刮棒涂抹均勻。

        (4)置28℃溫室培養48小時后,取出培養皿,打開皿蓋,用鑷子將玻璃紙與培養基分開,再用剪刀剪取一小片玻璃紙置載玻片上,用顯微鏡觀察。

      注意事項

        1.結果

        繪圖說明你所觀察到的霉菌形態特征。

  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巴南区| 张北县| 封开县| 城市| 晴隆县| 赣榆县| 迁安市| 茂名市| 新源县| 高唐县| 永宁县| 上杭县| 泸定县| 琼结县| 读书| 紫金县| 麻栗坡县| 新竹县| 昌平区| 微博| 安康市| 侯马市| 云梦县| 鹤山市| 延寿县| 丹东市| 镶黄旗| 融水| 清镇市| 句容市| 卢湾区| 米泉市| 宣城市| 台南县| 日照市| 会泽县| 宝坻区| 达拉特旗| 郁南县| 阜新| 安国市|